凉山会理石榴红酒_四川会理石榴红酒_大凉山电商平台
2009年,刚满25岁的刘娟开着只有四个档的五菱宏光,穿梭在大凉山中,跌跌撞撞地拉开了会理石榴品种升级换代、征服全国市场的序幕.12年后,刘娟早已实现当初定下的人生小目标,会理石榴产业也完成了一个大目标:成为全国八大石榴产区的首,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!近年来,会理软籽石榴以其优良品质异军突起、红遍全国:皮薄个大,颗粒饱满,比其他石榴含糖量高20%且不用吐籽,被誉为石榴中的“爱马仕”。在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“金秋消费季”中,会理软籽石榴成为“多多丰收馆”重点推荐农货,单笔*高补贴力度超过40%,广受消费者好评!

从数据来看,2009年,会理县石榴种植面积22万亩,年产值不到9亿元!这意味着,刘娟有机会通过“技术领*”在会理打出一片天地!年轻的新农人带来的不仅是新的销售模式与销售思路,更是将种石榴看做产业的全局观,另一位95后新农人罗浩,从国企辞职后在拼多多上卖石榴,不仅解决了自家6000株石榴销售,还收购附近老乡的果园。他务农之后,开始利用电商平台带来的变革,改造产业上下游!在收购环节,罗浩发现,渠道多样化之后,农民开始有了更大的话语权.
我们推荐凉山会理石榴红酒
比如之前的收购环节,受制于农产品的销售期限,谈判过程中一般收购商拥有话语权,农民很难提价;但电商的销路打通之后,定价的权力来到了农民手里.在电商平台,罗浩可以根据成本加利润来定价.每个商家比的是成本控制能力,从纸箱,网套,物流,线上推广,冷库建仓等环节来竞争.2020年,罗浩在拼多多的石榴销售额有100多万,罗浩计划把利润持续投入到基建上,修水窖,扩大仓库,引进分拣线,提高他的竞争力。罗浩告诉记者:“外地商人追着货全国跑,本地商人更有动力做基础产业建设,产品和渠道都在自己手里,才不会受制于人”!
凉山会理石榴红酒
据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现代石榴产业办公室主任廖光全介绍,去年电商销售占全市石榴销售量的40%,随着明年宜攀高速和德会高速通车,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降低,这一比例还将增加。农货上行,机遇与挑战并存“电商对会理石榴产业发展功不可没.”在会理市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王银国看来,电商解决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,让货与人准确匹配,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。王银国希望保护好“会理石榴”金字招牌。他希望建立会理石榴的品牌效应,为此,会理要求所有商家在宣传时淡化“突尼斯软籽石榴”,而使用“会理软籽石榴”!
刘中甫后来被尊称为“中国软籽石榴之父”.从上帝视角去看历史的草蛇灰线,刘娟与石榴的缘分一早就埋下。2009年,刘娟家开始种这种软籽石榴。但那年,在石榴树刚挂果的时候,她的家乡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!几乎所有的树皮都被冻裂开,存活无望.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:在原址上建大棚,或者搬到气温更适宜的南方!刘娟一家跳上列车,30多个小时后抵达会理!会理的路常常泥泞难走,但这个特别的气候却被石榴喜爱!与此同时,会理当地的种植技术却没有刘娟老家这么前端.